当年(nián )冬天即将春天的时(shí )候,我们感觉到外(wài )面的凉风似乎可以接受,于是蛰(zhé )居了一个冬天的人(rén )群纷纷开始出动,内容不外乎是骑车出游然后半路上给冻回来继续回被窝睡觉。有女朋友的大多选择早上冒着寒风去爬山,然后可以乘机揩油。尤其是那些和女朋友谈过文学理(lǐ )想人生之类东西然(rán )后又没有肌肤之亲(qīn )的家伙,一到早上居然可以丝毫不拖泥带水地起床(chuáng ),然后拖着姑娘去(qù )爬山,爬到一半后(hòu )大家冷得恨不得从山上跳下去,此时那帮男的色相大露,假装温柔地问道:你冷不冷? 当时我对这样的泡妞方式不屑一顾,觉得这些都是八十(shí )年代的东西,一切(qiē )都要标新立异,不(bú )能在你做出一个举(jǔ )动以后让对方猜到你的下一个动作。 然后我呆在家(jiā )里非常长一段时间(jiān ),觉得对什么都失去兴趣,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激动万分,包括出入各种场合,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,我总是竭力避免遇见陌生人,然而身边却全是千奇百怪(guài )的陌生面孔。 站在(zài )这里,孤单地,像(xiàng )黑夜一缕微光,不(bú )在乎谁看到我发亮 路上我疑惑的是为什么一样的艺(yì )术,人家可以卖艺(yì ),而我写作却想卖也卖不了,人家往路边一坐唱几首歌就是穷困的艺术家,而我往路边一坐就是乞丐。答案是:他所学的东西不是每个人都会的,而我所会的(de )东西是每个人不用(yòng )学都会的。 不过最(zuì )最让人觉得厉害的(de )是,在那里很多中国人都是用英语交流的。你说你(nǐ )要练英文的话你和(hé )新西兰人去练啊,你两个中国人有什么东西不得不用英语来说的?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故意将教师的地位拔高,终于拔到今天这个完全不正确的位置。并且称做阳(yáng )光下最光辉的职业(yè )。其实说穿了,教(jiāo )师只是一种职业,是养家口的一个途径,和出租车司机,清洁工没有(yǒu )本质的区别。如果(guǒ )全天下的教师一个月就拿两百块钱,那倒是可以考虑叫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。关键是,教师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循环性工作,只要教材不改,永远就是两三年一(yī )个轮回,说来说去(qù )一样的东西,连活(huó )跃气氛用的三流笑(xiào )话都一样。这点你只要留级一次,恰好又碰到一样(yàng )的老师就知道了。甚至连试卷都可以通用,只要前几届考过的小子嘴紧,数理化英历地的试卷是能用一辈子的,还有寒暑假,而且除了打钩以外没有什么体力活了,况且每节课(kè )都得站着完全不能(néng )成为工作辛苦的理(lǐ )由,就像出租车司(sī )机一定不觉得坐着是一种幸福一样。教师有愧于阳(yáng )光下最光辉的职业(yè )的原因关键在于他们除了去食堂打饭外很少暴露于阳光下。 我说:搞不出来,我的驾照都还扣在里面呢。 不幸的是,就连那帮不学无术并且一直以为祥林嫂是(shì )鲁迅他娘的中文系(xì )的家伙居然也知道(dào )此事。 我喜欢车有(yǒu )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赛车这个东西快就是快,慢就(jiù )是慢,不像所谓的(de )文艺圈,说人的欣赏水平不一样,所以不分好坏。其实文学这个东西好坏一看就能知道,我认识的一些人遣词造句都还停留在未成年人阶段,愣说是一种风格(gé )也没有办法。